今年3月,科达与本能签署《关于江苏本能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仪式。《协议》规定:科达收购本能40%股权并对其增资;合作推进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发展。
2017年4月,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导的中国智慧交通管理产业联盟针对汽车电子标识的试点情况制定了汽车电子标识的联盟标准,并正式实施。
产业联盟标准出台,标志着电子车牌迈出了向全国推广的重要一步。作为智慧交通的重要践行者,科达洞察行业趋势,率先布局电子车牌市场。
签约仪式现场
本能科技董事长陈勤民表示,本能是国内最早进入机动车电子标识研发、应用的企业之一,也是最早参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机动车电子标识测试的企业之一。截止2016年末,本能科技拥有43项授权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和7项商标权,拥有的产品包括RFID全系列产品、电子车牌基站式读写器等,且产品涵盖了RFID领域全部三项技术标准:“ISO18000-6C国际标准”、“GB/T29768-2013国家通用标准”、“汽车电子标识专用标准”。此次签约,将进一步增加本能的资金实力,助力本能在智慧交通行业的发展。
科达董事长陈冬根表示,科达深耕交通领域,目前交付了近500个智能交通项目,拥有城市交通、高速公路等十多个专业解决方案,此次携手本能,将布局汽车电子标识市场,进一步延伸科达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应用。
“视读”+“机读”,识别车辆真正身份
目前,车辆身份识别主要通过摄像机识别铁皮车牌号来实现,这种“视读”方式受环境影响,在复杂情况下,难以保证车牌识别100%的成功率。因此,除了铁皮车牌,车辆也需要一张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实现信息“机读”。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可为车辆再配置一个“电子车牌”。
如何将“视读”+“机读”两者合二为一?
科达与本能创新性的将汽车电子标识+视频识别技术融合应用到车辆管理中,实现双基识别,即:汽车电子标识采集到的车辆数字身份为真,道路摄像机采集到的车辆图像为实,两者结合、比对,识别车辆真实身份,整合车辆通过信息,实现车辆的数字化、精细化管理。
双基具体融合方案包括前端比对和后端比对两种。前端比对是以通过断面为单位,在道路前端摄像机上进行软、硬件结合,并通过算法实时实现数据处理、比对、上报等;后端比对是将汽车电子标识基站式读写器读取的数据和摄像机采集的数据一同传输到平台,平台从全局角度实现数据比对和叠加。
共同推进电子车牌,迈进智慧交通时代
截止2016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9亿辆,庞大的汽车数量使得交通管理压力重重,违章、违规、违法使用车辆的行为屡禁不绝。汽车电子标识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扩大交通管理的时间和范围,实现交通有“迹”可查,车辆有“证”可管。
汽车电子标识推广使用后,其产生的交通大数据还将为各行各业服务,为政府的道路规划提供信息支持,为环保、保险、税务提供准确涉车信息,为出行者规划最优路线,还可以面向全社会开拓数据新价值等等。
正如签约会上科达董事长陈冬根所言,此次双方携手,资源共享,将共同推进汽车电子标识产业布局,为建设智慧交通献策献计。
关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达)是领先的视讯与安防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以视频会议、视频监控以及丰富的视频应用解决方案帮助各类政府及企业客户解决可视化沟通与管理难题。科达成立于1995,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2016年12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苏州科达,股票代码603660)。
目前,公司拥有员工3500多名,总部位于苏州,在全国设立27个分公司、77个营销服务机构,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负责海外业务。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多年的技术积累使科达具备了强大的自主研发与创新实力。成立于2001年的科达上海研发中心是业内最专业的视讯与安防研究机构之一,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截止2016年9月末,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1576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 46.99%。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31.20%,远超业内水平。通过实施集成产品研发管理系统,以先进的流程规范产品开发,科达已全面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创新动力的产品规划与研发体系,可提供有助于快速提升并改善客户核心业务的产品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