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Athlon XP的强势表现,高傲的Intel岂容你放肆,2002年初Intel发布了第二代奔腾4处理器(Northwood),Athlon XP优势尽失,而Pentium 4 C系列也是继赛扬300A之后的又一超频王。顶级的Pentium 4 3.2C价格贵得离谱。于是囊中羞涩的玩家们又动起了超频的念头了,而动手对象自然是最底层的pentium 4 2.4C,搭配当时i865PE主板默电就可以将外频从200MHz超到266MHz,正好将频率提升到266MHzX12=3.2GHz。在加电压的情况下,2.4C还可以非常轻松的超上3.6GHz。于是市场又引发起一场P4 2.4C抢购潮。想当年多少人的电脑配置都是P4 搭MX 440,畅玩各种单机大作,想起真令人怀念.......
由于二代P4实在是太强了,AMD后续推出的改进型号也不是对手,加上赛扬4的夹击,AMD处境十分被动,无奈之下AMD继续走性价比路线,没想到却收获了巨大的成功。03年初,我们迎来了经典的Athlon XP 2500 Barton(巴顿),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65V左右,二级缓存为512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333MHz和400MHz。巴顿诠释了AMD的性价比战略,搭配当时NVIDIA的nForce 2 Ultra主板,把外频设置成200MHz,就变成了Athlon XP 3200 ,更不用说稍微加电压就能轻松超到2.4G,甚至2.5、2.6G!依然是赛扬的价格,P4的性能。
Athlon 64 巅峰之路
03年底,带着AMD骨气的全新一代产品——Athlon 64闪耀登场,首款支持內建内存控制器的处理器,也是首款支持64位运算的X86处理器;同时还有同时期P4不具备的Cool &Quiet技术。其中性能和功耗出众的Athlon 64 3000见证了AMD传奇的开端,从Socket 754时代的Clawhammer核心,到Socket 939时代经典的Venice核心,再到Socket AM2时代的Orleans核心,从2003年到2006年,经历了3个接口,寿命长达4年,市场表现良好价格坚挺不动,真神U。
04年起AMD风光无限,Intel经历三代P4(Presoctt)失败之后,更是霉得发紫。随着工艺发展,单核CPU性能已经触顶,05年开始PC界进入双核时代,这次Intel灵性的抢先AMD发布了第一款双核CPU,Pentium D,随后AMD发布了经典的双核处理器Athlon 64 X2。虽然Intel先发布了双核CPU,但今时今日的AMD可不虚你Intel,强势表示你家Pentium D 是假双核,于是展开了一场著名的“真假双核”CPU论战。
Intel的做法是将两颗Pentium 4核心封装在一个基板上,组成了Pentium D,AMD认为这种架构是假双核,而幽默感十足的网友,将这种双核称为“胶水”双核。毫无疑问技术先进的Athlon 64 X2是优于Pentium D的,但最便宜的X2 3800 也要2500多元,对比起Pentium D的千元左右的价格,也是足够昂贵。
Intel 霸主归来
04、05年是AMD最为风光的2年,市场表现口碑均优于Intel,然而昔日霸主Intel岂会坐以待毙,沉寂一段时间后,推出真正划时代的产品——Core 2(酷睿)处理器。酷睿2没有再犯当年P4过度追求参数与频率的错误,主打效能优先,1.86GHz主频的低端型号E6300,性能超越3.0GHz的奔腾D双核,更是无需担心发热量大的老问题。
性能宝座酷睿已经夺回了,但低端市场竞争依然激烈,AMD在这方面依然有着不少优势,想要抢占低端市场,Intel必须拿出像样的产品。于是在酷睿时代,Intel重新祭出奔腾,并推出性价比之王——